重慶高新區虎溪街道:24小時便民服務驛站 打造“錯峰服務”新標桿
2025-03-28 16:39:15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通訊員 冉靜)3月,重慶高新區虎溪街道學智社區門口亮起一盞特殊的“燈”——24小時便民服務驛站正式投入運營。在這座十平米左右的玻璃小屋,以智慧科技與人文關懷交織的設計理念,從深夜加班的程序員到凌晨穿梭的快遞員,從突發打印需求的家長到習慣晨練的銀發族,不同群體在這里找到了屬于自己的“錯峰幸?!?。
科技破解時間困局
“娃兒寫作業的時候,經常需要臨時打印些什么,等反映過來的時候,外面的門店基本都關門了......”這些生活的“時間錯位”難題,在驛站智能化設施前迎刃而解。當居民深夜急需打印孩子明早的作業資料時,智能云打印系統支持掃碼上傳、10秒極速出件。
墻角的急救醫療箱藏著社區生活的另一種智慧,為突發狀況提供了及時的救助。
溫暖點亮城市深夜
凌晨兩點的自動售賣機泛著柔和藍光,貨架上除了罐裝飲料,還有補給能量的各類小吃;不銹鋼熱水器始終保持著75℃恒溫——這是社區調研后設定的最佳沖飲溫度;微波爐上“1分30秒”的加熱程序,剛好讓一份家常便當恢復熱氣又不至于燙口;門口的共享雨傘架掛著的八把晴雨兩用傘,總為忘帶傘的居民提供了方便。
咖啡浸潤時光角落
在驛站的玻璃下,一小塊桌椅圈畫出了一塊安靜的休息區,居民端著一杯自助咖啡售賣機現磨的咖啡,在讀書角選擇一本好書,坐在休息區,咖啡的香氣與書籍的墨香交織在一起,靜靜享受片刻的寧靜與放松。
圖書角上方的共享充電寶,為居民提供了及時的幫助,無論是需要緊急聯系家人,還是想要毫無顧慮地享受閱讀,共享充電寶都成為了驛站里不可或缺的幫手。
24小時便民服務站以“全時響應機制”重新定義社區服務邊界,通過科技賦能與人文關懷的雙向耦合,既破解了傳統服務的時間盲區,更以永不停擺的溫暖守候編織出“城市不眠夜·社區總有光”的共治圖景,讓便民服務升維為觸達人心的幸福敘事。
“這座不打烊的服務驛站,正以潤物無聲的方式重塑社區生態。它既是用科技填平服務斷層的創新實踐,也是用溫暖對抗城市孤獨的情感紐帶。”學智社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責任編輯:董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