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論】兩江評 | 深化先行改革 讓林業惠民在重慶更有力
2025-03-25 06:00:01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3月20日,重慶市林業局傳來一則令人振奮的消息:重慶正式簽署了第5號總林長令,標志著加快推進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先行區建設的序幕已經拉開。此次改革以《重慶市建設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先行區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為指引,明確了“6個先行”改革任務和23條具體改革舉措,要求各地緊密圍繞這些目標,全力推進綜合改革和差異化改革試點,全面開啟林業改革的新征程。
《行動方案》的布局獨具匠心,展現出重慶全面而精準的戰略眼光。在“大仙女山片區”,以涪陵區、武隆區、豐都縣為核心,致力于打造全國林業改革發展的綜合示范片區。這片區域憑借獨特的自然景觀和豐富的林業資源,有望通過綜合改革整合各方優勢,探索出一套可復制、可推廣的林業改革發展新模式,為全國林業改革提供寶貴經驗。
渝東北和渝東南兩大片區作為改革的主戰場,將重點構建現代林業產業體系。這不僅是推動當地經濟發展的關鍵舉措,更是助力打造城鄉融合鄉村振興示范區的重要一步。通過發展現代林業產業,可以吸引更多資源和人才向鄉村流動,促進農村產業升級,增加農民收入,從而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城鄉共同繁榮。
林業惠民是此次改革的核心目標。重慶通過一系列具體措施,確保林業發展成果能夠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廣大人民群眾。編制實施林區專項規劃,布局發展復層異齡混交林,建設名貴化、大徑級用材林,既考慮了林業的長遠發展,又為未來的木材供應提供了堅實保障。推廣“林木+”復合利用共生模式,發展特色經濟林,豐富森林食品種類,不僅增加了農產品的產量和種類,還為農民開辟了新的增收渠道。同時,提檔升級木竹加工、林果加工產業,加快“以竹代塑”“以竹代鋼”的推廣,培育林業產業園區和上市企業,延長林業產業鏈,提高林業產業附加值,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和經濟效益。此外,還因地制宜地發展庭院經濟、民宿經濟,拓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探索開發林業期貨品種,推進林業生態票、林業地票、林業碳票、林票等制度落地,讓林業資源的生態價值得到充分釋放,為農民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
為確保改革順利推進,政策支持也在不斷完善。常態化開展“政銀企”“股貸債保”聯動對接,為林業企業和經營主體提供更加便捷的融資渠道;支持國有林場參與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經營收入分配激勵,充分調動國有林場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調整優化林木采伐管理制度,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森林資源;立項實施一批生態修復、生態保護、森林質量提升等重點科技攻關項目,提高林業科技水平,實現森林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
因此,重慶加快建設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先行區,是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舉措。通過全面深化改革,重慶將不斷激發林業發展的內生動力,提升林業產業的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讓林業成為推動鄉村振興、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力量。相信在改革的推動下,重慶的林業惠民之路將越走越寬廣,山城將煥發出更加蓬勃的生機與活力。
作者:張瑾
編輯:楊光志
審核:楊洋
華龍網兩江評投稿郵箱:liangjiangping@cqnews.net
責任編輯:常涵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