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19為何選用“重慶棉”
2025-03-20 06:13:53 來源: 新重慶-重慶日報

領跑事跡:
重慶再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飛機棉”,打破美國壟斷,成為全球僅有的三家能夠生產“飛機棉”的企業之一,也是國產大飛機C919“飛機棉”的唯一供應商。
3月18日19時,經過近三個小時的飛行,從北京出發的國航CA1409航班在重慶江北國際機場順利降落。執行這次飛行任務的,是國產大飛機C919。
C919是我國首款按照國際通行適航標準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客機,它的研制成功,標志著中國具備自主研制世界一流大型客機的能力,是中國大飛機事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這架大飛機上充滿了國產元素,其中“飛機棉”的供應商,是一家名為重慶再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再升科技)的民營企業。“我們是C919‘飛機棉’的唯一供應商。”再升科技副總經理楊金明表示,在國內,只有再升科技能夠生產符合C919要求的“飛機棉”。
這種“棉花”有何“黑科技”?再升科技是如何攻克這一關鍵技術的?這背后,有著鮮為人知的故事。
伯樂相馬
院士鼓勵他們主動請戰
2008年,負責自主研制C919的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商飛)正式成立。2015年,C919的機體大部段對接和機載系統安裝工作已完成。相比之下,C919需要使用的“飛機棉”研制進展卻非常緩慢。
當時的再升科技對“飛機棉”一無所知。
為提升技術實力,公司成立了院士專家工作站,邀請我國紡織材料領域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俞建勇到公司開展研發并進行技術指導。
沒想到,這個決定意外開啟了再升科技與C919的緣分。
俞建勇到重慶實地調研后驚喜地發現,再升科技在纖維材料領域有著相當深厚的積累,技術實力在全國名列前茅,是細分領域的“隱形冠軍”。
欣喜之余,俞建勇向再升科技負責人透露,C919在“飛機棉”研制上遇到障礙,并鼓勵再升科技主動向中國商飛請纓,助力C919突破“飛機棉”技術瓶頸。
聽到這個建議,再升科技上下可謂又喜又憂:喜的是公司的實力得到了權威的認可,憂的是是否該聽取這個建議。
C919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樣一個大國重器背后,必然集合了大量高精尖人才、團隊、技術,不乏“國家隊”企業參與其中。如此“豪華”的陣容尚無法攻克“飛機棉”,再升科技自然不敢高估自己的實力。
“我們考慮了很久,最后還是決定試一試。”楊金明說,參與“飛機棉”研制雖然是巨大的挑戰,但也是一個提升自身技術實力、開辟新賽道、研制新產品的絕佳契機。哪怕最后失敗了,也必然得到很多其他項目無法獲得的經驗。
2016年,再升科技正式向中國商飛毛遂自薦,希望參與國產大飛機“飛機棉”的研制。最初,中國商飛也有些猶豫,但由于權威專家的力薦,加上“飛機棉”遲遲沒有進展,中國商飛決定給這家重慶企業一個機會。
破釜沉舟
從零開始探索技術路線
然而,當再升科技真正開始研制“飛機棉”時,才發現其技術研發不只是困難,而是根本無從下手。
楊金明介紹,無論在哪個領域,研發設計一個產品之前,都會有一個基本的框架,比如大概的參數指標,然后團隊就可以根據這個框架去落實具體細節。中間若出現問題,可以逐步修正、調整。
但“飛機棉”只有一個基本的概念,沒有任何框架、參數、樣本可以參考,該使用怎樣的設備來生產也無人知曉。更夸張的是,最后產品應該做到哪個程度才算成功,也沒有準確的標準。
楊金明用了一個形象的比喻:若“飛機棉”是一座高樓大廈,再升科技則是一個手中沒有效果圖、施工圖、材料表的項目經理。怎么把這棟樓建起來,都得靠自己摸索。
摸索的過程充滿曲折,甚至讓再升科技損失慘重。
在搭建“飛機棉”生產線時,因為完全不知道需要什么設備和工藝,再升科技只能根據以往的經驗去購買設備,然后再布置生產線。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再升科技發現這條生產線上的所有設備都用不上。這批設備價值超過千萬元,若重建生產線,就意味著前期投入全部“打了水漂”。
怎么辦?再升科技考慮再三,選擇破釜沉舟,橫下一條心,誓要啃下“飛機棉”這塊硬骨頭。既然此前探索有誤,那便從零開始。
為了不再“悶頭做事”,再升科技與中國商飛合作,共同探索建立一套“飛機棉”的基礎理論體系,即先制定“設計圖”。
在理論探索的過程中,再升科技發現,“飛機棉”的研發難度遠超想象。
比如,“飛機棉”必須要輕,要隔音隔熱,甚至還要防水。“這恰好是‘飛機棉’的核心技術,攻克了它就等于拿下了‘飛機棉’。”楊金明說。
隨后,再升科技根據理論重新設計了生產線、更換了設備,并隨時根據“設計圖”的更新,調整技術和設備的運用;同時,為了掌握“飛機棉”技術核心,再升科技又投資了上千萬元,搭建了國內首個由中國商飛認定的航空級聲學實驗室。
經過數年的努力與探索,由再升科技自主研發的超細、輕質、柔性、隔熱、隔音的“飛機棉”于2019年取得成功。
一戰成名
國內外企業慕名而來
2020年,中國商飛對再升科技的“飛機棉”進行審核,各項指標均達到預期要求,因而準許再升科技進入C919的供貨名單。
“我們的生產線基本是根據技術變化實時更新的,所以‘飛機棉’很快就實現了量產。”楊金明介紹,2021年,公司生產的第一批“飛機棉”正式交付并配套到首架C919上,再升科技也與中國商飛簽訂“飛機棉”配套協議。
2023年5月28日10時32分,C919從上海虹橋機場起飛,開啟了它在全球的首次商業載客飛行,再升科技的“飛機棉”也正式隨著C919翱翔藍天。至此,再升科技成為國內唯一一家、全球第3家掌握“飛機棉”核心技術,并實現量產的企業。
對再升科技而言,這是一個新的開始。
因為拿下了“飛機棉”,再升科技一戰成名,不少企業慕名而來,希望尋求合作,其中不乏美國的航空航天企業與新能源汽車企業。
楊金明介紹,該美國航空航天企業主要使用的是再升科技生產的纖維材料,而新能源汽車企業則是在空調系統上使用了再升科技生產的纖維過濾網。這兩家全球大公司能選擇與再升科技合作,說明再升科技的技術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有與國外同類產品“扳手腕”的實力。
楊金明還介紹了一個有趣的小插曲——
與該美國航空航天企業合作后,楊金明曾刷到一段國外的短視頻,里面有人拿著噴火槍對著一塊航空板材不斷噴射,卻不見那塊板材有任何損傷。“我仔細一看,發現那塊板材就是美國那家航空航天企業生產的,也就是說里面用的是我們的纖維材料。”楊金明笑道。
因為有C919的案例“珠玉在前”,再升科技的實力也讓不少“國家隊”刮目相看。截至目前,已有不少國家項目向再升科技拋出“橄欖枝”,邀請其加入纖維材料的研發攻關。
另一方面,研制“飛機棉”的過程也讓再升科技受益匪淺,不僅使其掌握了更多、更強的綠色、低碳新材料制作技術,還開辟了許多新賽道。例如在高鐵、船舶等領域,都需要這類隔音、隔熱性能優異的產品。
責任編輯:趙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