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富礦”蓄勢待發 重慶布局新能源汽車拆解回收利用產業鏈
2025-03-17 06:06:17 來源: 新重慶-重慶日報

近日,位于潼南區的弘喜汽車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弘喜汽車科技),一輛報廢的新能源汽車正在經歷一場“外科手術”。
拆解臺架上,車身骨架被液壓剪和激光切割。磁力裝置把分解下來的銅線、稀土電機等值錢的部分分開收集。車門、輪轂、車燈、內飾等零件也被一一分類,之后送到下一個處理環節。
與燃油車不同,這輛車最值錢的部分不是發動機和變速箱,而是重達數百公斤的電池包。這個“寶貝”被工人們小心地卸下,即將開始“第二生命”。
“一輛退役新能源車在普通市場只能賣3000元,而我們通過拆解和再利用,價值至少能翻倍?!焙胂财嚳萍几笨偨浝黻愑酪f。
新能源車的電池有多值錢?根據電量不同,單塊電池價值在3000元—7000元,再加上車身部分,一輛報廢新能源車總價值可達7000元—10000元。相比之下,傳統燃油車的報廢價值只有3000元—5000元。
作為汽車后市場的關鍵一環,新能源汽車的拆解回收利用,在單體價值上相比油車已呈現出明顯優勢。這塊“蛋糕”未來能有多大?產業鏈的成長是否順利?連日來,記者對此展開了調查。
萬億藍海
“一車九吃”正在實現
重慶市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行業協會相關人士介紹,目前全市有44家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資質企業,其中29家企業具有新能源汽車回收拆解資質。
每年有數十萬輛來自全國各地(主要是西南地區)的報廢汽車,在重慶經過查驗、拆解、再制造等環節,迎來“新生”。
在潼南區的汽車回收利用產業基地,弘喜汽車科技、重慶貝思遠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貝思遠)等數十家上下游企業已開展先期布局,期待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退役大潮洶涌而至。
“我們預計,2025年國內退役鋰電池市場總量可能達到150萬噸;到2030年,退役新能源汽車預計達到1000萬輛。這將為行業帶來巨大的發展潛力,催生出一個萬億級梯次和再生利用藍海市場?!必愃歼h副總裁賈勇利說。
賈勇利介紹,貝思遠已形成“新能源二手車檢測維修—電池回收拆解網絡—梯次利用—再生利用”全鏈條閉環生態。新能源汽車電池“退休”后,通過大數據溯源和智能檢測,可精準評估電池殘值。電車檢測重組后可以用于三輪車、農業機械、啟駐電源、叉車、通信基站及路燈等領域,直到電池容量低于四成時,才會進行再生回收處理,能有效節約成本。目前,該公司開發的低速車(如三輪車、農用機械)電池包較新電池成本降低30%—50%,市場競爭力較強。
“未來新能源車退役鋰電池最大的市場是工商業儲能?!标愑酪J為,整包利用的動力電池可以將電網電力在低價時儲存起來,高峰時放電使用,產生電價差套利,目前這是梯次利用的最高階方式。
此外,將光伏發電、儲能與汽車充電系統相結合,應用于小區的分布式儲能,同樣有很好的商業前景。陳永耀稱,過去,報廢汽車回收廠僅把汽車當廢品賣,或簡單分拆成鋼鐵、塑料等轉賣,價值不高,還可能造成環境污染。
目前,重慶正積極踐行“一車九吃”理念。報廢汽車不僅能夠在回用件銷售、動力電池回收梯次和再生利用、儲能等領域發揮作用,還能通過零部件修理、貴金屬提煉、零部件再制造及廢料處理等手段,實現價值的最大化挖掘。
挑戰仍多
大量電池流入非正規渠道
盡管前景廣闊,新能源汽車回收行業仍面臨諸多挑戰。
“行業最大的問題是‘黃?!?。”陳永耀說,例如,“黃?!笔哲囘^程中發現零件很貴,就私自拆解,高價轉賣給汽配城。
新能源車的電池包同樣難以幸免,常常被私下拆解轉賣,造成正規企業難以回收。
根據最新數據,我國報廢汽車回收率僅為0.75%,遠低于全球平均3%—5%的水平。這表明,盡管我國報廢汽車數量保持高速增長,但通過正規渠道進行拆解、破碎處理的報廢汽車卻少之又少。
市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行業協會相關人士坦言,大量電池流入非正規渠道,不僅造成資源浪費、環境污染,還帶來安全隱患。
“非正規渠道主要是指梯次組裝小作坊,他們不會按照安全規范設定物料、結構件選型,也不會在生產設備、場所、消防、環保、溯源等方面投入,很容易產生安全隱患?!辟Z勇利說,去年,全國范圍內就發生了多起電池回收安全事故。
地方保護主義是另一大障礙。記者了解到,弘喜汽車科技收車量很大,一般會覆蓋五六百公里半徑的區域,但遇到很多壁壘。比如,該公司到中部某城市收車,當地要求必須在當地辦分公司。實際上,按照國家規定,這是不需要的。對此,陳永耀建議,重慶可利用其地理位置和汽車產業優勢,抓住國家推進統一大市場契機,建設成渝地區退役動力電池回收處理中心,打破地方保護主義,形成區域協同發展格局。
法律法規的滯后也制約著行業發展。市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行業協會人士介紹,目前法律規定,動力電池必須交給有資質的電池回收商。然而,該規定僅要求接收方具備梯次利用資質,而對供給方未作明確規定,這就為非正規渠道的運作留下了空間。
“還有技術壁壘?!标愑酪硎?,新能源汽車最大的問題是電子產品都涉及通信協議,這些協議掌握在主機廠手中,一般人無法破解,為新能源“三電”的再制造和精修等增加了難度。
誰領風騷
多方合作實現共贏
“一直以來,汽車回收行業利潤微薄,經營壓力大?!敝貞c市汽車商業協會常務副會長陳學勤表示,面對新能源汽車后市場的新機遇,需要建立“主心骨”,有針對性地推動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誰將會主導新能源汽車回收行業?
陳學勤認為,主機廠或許能擔當重任。主機廠有自己的生產線和技術,完全可以將回收的車輛用于梯次利用,這樣會更精準,成本也更低。他表示,日本豐田的模式值得學習,他們將報廢業務交給下屬保險公司運營,把整個報廢產業鏈掌控在自己手中。
陳學勤同時表示,目前重慶本地條件尚未完全成熟,建議政府通過提供資金支持、技術指導和政策優惠等方式,鼓勵各類企業,特別是有資金和技術優勢的企業積極參與到報廢汽車回收行業中來。
對主機廠“唱主角”的模式,賈勇利認為,僅依靠主機廠實現主導電池回收不太現實,“主機廠只能鏈接到首任車主,但電池退役往往還需要經過二手車甚至三手車等多個環節,并且電池包在汽車退役之后還會進入梯次降級應用場景,單靠主機廠難以實現全部電池回收?!?/p>
賈勇利認為,第三方服務企業在電池回收利用方面有獨特優勢:一是具備技術專業性,二是可以整合社會化資源,建立廣泛的回收網絡,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他表示,未來成熟的行業模式將是主機廠、電池廠與第三方服務企業共同合作,實現多方共贏。
在陳永耀看來,成熟的行業模式應該是報廢車收集由有資質的企業來做,但再制造環節必須把主機廠“拉進來”,形成循環經濟的真正閉環。
“主機廠參與的方式有多種,可以持股、合資或只提供技術和品牌授權,讓再制造產品回流4S店體系?!标愑酪ㄗh,重慶市可率先制定零部件再制造產業的激勵政策。例如,每售出一臺再制造發動機即給予相應積分,這些積分可用于抵扣其他政策性積分。
近日,我國出臺了《健全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行動方案》。幾位受訪者均向記者表示,重慶有望抓住機遇,構建規范、安全、高效的回收利用體系,開發好這座“循環富礦”,引領全國汽車后市場產業發展。
責任編輯:趙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