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土地不“打烊” 菌稻雙豐產
2025-03-11 06:30:01 來源: 到綦江
陽春三月,綦江區打通鎮下溝村的350畝菌棚里,一簇簇形似羊肚的珍稀菌菇撐起棕褐色小傘,迎來首個豐收季。村民們手持竹籃穿行菌壟間,將鮮嫩的羊肚菌輕摘入筐。這些珍稀食用菌經分揀加工后,將以每斤550-800元的價格銷往北上廣深等國內一線城市及東南亞市場。

作為高端食材,羊肚菌的培育對土壤要求嚴苛。下溝村依托肥沃土地和充足水源,創新采用“羊肚菌+水稻”水旱輪作模式:每年水稻秋收后,土地租賃給企業種植羊肚菌,利用水稻秸稈作栽培基質;次年3月菌菇采收后,菌絲廢料直接還田轉化為有機肥,為春耕水稻提供養分,形成“菌稻互惠”的生態循環。
“目前日采收量約1000斤,今年總產值預計超800萬元。”重慶黑胖萊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鮮菌通過冷鏈運輸可在最短的時間內直達國內餐飲市場,干貨產品同步出口創匯。基地還通過“企業+農戶”合作模式,為當地60余名村民提供采收、分裝等崗位,每畝支付務工費3000-5000元,累計帶動村民增收100余萬元。

“以前收完麥子,田和人都閑著了,現在把地租給基地種羊肚菌,既能有租金收入,又能來幫工掙錢,每個月務工收入就有一兩千元呢。”村民王躍蓮邊分揀菌菇邊說,她對現在的生活很滿意。
下溝村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月底完成羊肚菌采收后,這些土地將重新翻耕備種水稻。水旱輪作既破解了農田冬閑期閑置難題,又通過生態循環提升了稻米品質,真正實現“菌稻雙豐產,土地效益翻番”。
記者 唐斌皓 杜浩 實習生 廖均宇
責任編輯:徐力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