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口:46萬個感知設備助力城市治理
2025-03-04 06:00:00 來源: 大渡口區融媒體中心
近日,記者剛走進大渡口區數字化城市運行和治理中心(以下簡稱數字化治理中心),一塊巨大的顯示屏便映入眼簾:屏幕上實時顯示著全區經濟發展、社會治理、生產生活服務等領域的發展數據。
“這是由數據構成的‘數字版大渡口’,小到鄰里矛盾解決,大到社會經濟發展,都能一鍵查詢。”該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該區已投用46萬個感知設備,利用海量數據,不僅能幫助群眾足不出戶就享受到便捷服務,還有效助推企業安全生產,打通城市治理“最后一公里”。
感知設備及時預警
護航生產生活安全
“AI檢測到曾婆婆一天都沒有出門了,需要去她家看一下。”前不久,春暉路街道古渡社區網格員黎祖英接到社區通知后,立即前去查看。
“快進來幫下我,我動不了了。”剛到曾婆婆家門外,黎祖英就隱約聽到求救聲——原來,82歲的曾婆婆摔倒在地,站不起來了。由于她常年獨居,沒人發現這一情況。
黎祖英聯系上曾婆婆的女兒并征得其同意,迅速找來開鎖師傅開門。開門后,他們發現曾婆婆已凍得瑟瑟發抖。在眾人幫助下,曾婆婆被及時送到醫院治療。
像曾婆婆這樣的高齡老人,春暉路街道有2000多名,其中不少是獨居老人等,一有緊急情況,很難及時處理。
“近年來,大渡口區整合利用全區攝像頭、煙感器等感知設備,協調公安、企業、小區物業等共享視頻數據,為居民提供便利。”春暉路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2023年,街道投用“紅隼”警務平臺,接入各個小區的感知設備,并增加AI算法功能,自動收集重點人群在公共區域的出行軌跡,預警突發情況。
“AI數智網格員”
兜住民生大小事
“小區停車位太少了,希望有關部門能幫忙解決。”去年5月13日,古渡春色小區居民蔡新平在“AI數智網格員”小程序上發起訴求。12時許,春暉路街道在數智網格員綜合管理平臺收集到該信息,隨即上報至數字化治理中心。14時許,大渡口區城市管理局接到信息,前往現場察看。
“該小區常住人口有10250人,停車位需求達1100個,而小區僅能提供410個停車位。”古渡社區黨委書記郭敏越介紹。
調查組發現,該小區現有空間很難再進一步開發,但小區附近有一塊空地。經協商,相關部門當天下午給出解決方案:由區城市管理局協調辦理用地審批等手續,古渡社區、小區物業尋找合適的第三方公司出資建設停車場。
5月17日,訴求發起4天后,各項審批手續便全部完成,第三方公司隨即進場施工。6月17日,停車場正式投用。
“以往都是網格員線下收集群眾訴求,效率低不說,也沒有把群眾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春暉路街道組織委員張瑩介紹,區里適時推出“AI數智網格員”小程序,與基層智治平臺連接,網格日均發現處置事件數量提升2倍,目前累計回應群眾訴求7700次,極大提高了群眾的獲得感。
據了解,大渡口區“AI數智網格員”小程序注冊用戶已超11萬人,累計咨詢、上報問題近3萬個,并梳理出環境衛生、噪音擾民等高頻事項和共性問題,形成城市治理重點事項清單,精準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油氣存儲安全監管一件事”
3分鐘可完成車輛審核
2月19日,一輛輛滿載成品油的油罐車從位于大渡口區伏牛溪片區的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儲運分公司伏牛溪油庫(以下簡稱伏牛溪油庫)駛出。
伏牛溪油庫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相關規定,在充裝成品油前需要查驗車輛、駕駛人、押運人員的有效資質證件等,以往需要審核員逐輛審核,至少要20分鐘才能完成。
去年,大渡口在全市首推“油氣存儲安全監管一件事”應用,融合應急、公安、市場監管、生態環境等部門職能,建立了存儲、出庫等4個一級場景,設計11個二級場景,歸集8類2700多個感知設備,實現了對油氣儲存企業安全運行的實時、動態監控。
通過該應用,伏牛溪油庫可以利用自動化平臺,將每輛車的6個資質證件、1個電子運單自助在線驗證,人工查驗時間壓縮至單車3分鐘。
“此外,一旦發生突發事件,該應用便可根據預警信息直接查看事故點情況,判斷最優路徑、啟動應急預案,調度應急隊伍及時到場處置,有效提升油氣儲存安全監管和應急處置水平。”大渡口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責任編輯:石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