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縣“新春第一會”釋放高質量發展“新”信號
2025-02-13 11:15:12 來源: 重慶日報
蛇年開工首日,重慶市委召開“新春第一會”后,各區縣迅速落實會議精神,并密集召開“新春第一會”。
連日來,重慶日報記者走訪了部分區縣,并對各區縣的“新春第一會”進行梳理,發現各區縣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結合自身實際,在“新春第一會”上提出了一些新的發展之策,制定了新的發展藍圖,部署了新的任務,有的還創新了會議形式,釋放出高質量發展的強勁信號,吹響了起步就開跑、開局即沖刺的號角。
新藍圖
搶抓機遇,新定位“吸睛”
在今年的“新春第一會”中,不少區縣立足自身高質量發展的現實基礎和階段性特征,提出了嶄新的發展奮進方向。
以今年將邁入“高鐵時代”的黔江區為例,該區在“新春第一會”中明確提出,加快建設渝鄂湘黔邊際區域中心城市。為何如此定位?黔江區有關負責人解釋:“從國家戰略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等重大戰略機遇擺在我們眼前;從我市定位看,黔江處于渝鄂湘黔邊際區域中心位置、渝東南區域中心位置。2月5日市委‘新春第一會’也明確,要加快打造黔江等區域中心城市。”
具體而言,黔江將協調推進新型工業化、城鎮化,全面推動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鎮化融合發展,錨定“建設渝鄂湘黔邊際區域中心城市”重大使命,制定了一年起勢(2025年)、三年成勢(2027年)、五年勝勢(2029年)“三步走”思路,奮力建設武陵山現代化產業高地、公共服務高地、旅游集散中心、綜合開放門戶、城鄉融合發展示范區。
梁平區則在“新春第一會”上提出,要全力書寫“川渝東北邊際地區現代化建設先行區”高分答卷。為此,梁平確立了2025年全區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要求各單位、各部門、各街鎮把目標藍圖細化為施工圖、任務書、時間表,把任務落實到具體崗位、具體人,以“志在必得”的狀態確保實現“開門紅”。
新任務
做強實體經濟,一二三產業各有側重
現代化產業體系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在各區縣召開的“新春第一會”上,實體經濟、產業等成為高頻詞、關鍵詞,顯示出各區縣加緊做強實體經濟、打造高質量發展產業支撐的信心和決心。
記者注意到,有的區縣將“新春第一會”與農村工作會議進行套開,顯示出對農業的重視。臍橙大縣奉節提出持續推動以臍橙為主的種植業,以肉兔、生豬為主的養殖產業鏈提質增效,全面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加快推動農村電商發展,加大返鄉入鄉創業支持力度,做大做強農村集體經濟。城口則提出要依山就勢發展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全力打造城鄉融合鄉村振興示范區。
工業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也成為各區縣“新春第一會”的重頭戲。
作為重慶的工業大區,九龍坡區擁有41個工業大類中的32個,集聚中鋁高端制造、西南鋁、慶鈴、隆鑫等龍頭企業,2024年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750億元。今年,九龍坡在“新春第一會”中明確提出要“建設經濟強區”,推動實現經濟規模穩步擴大、經濟結構穩步調優、經濟質效穩步提升。具體而言,該區將抓好建設重慶樞紐港產業園九龍新城,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411”科技創新布局。
近年來,我市服務業發展亮點頻頻,尤其是今年央視春晚分會場落子重慶,進一步帶火了重慶的旅游與消費。作為央視蛇年春晚重慶分會場主舞臺所在地的南岸區提出,要放大春晚長尾效應,做靚“春晚@南岸”IP,策劃一批商貿、文旅促消費活動,推出一批迎春精品旅游線路和爆款旅游產品。一江之隔的渝中區也提出要著力提升政策供給水平,加力擴大消費,策劃實施一批商貿、文旅促銷活動,將“春晚流量”“跨年夜流量”轉化為“消費增量”,加快消費提質升級。
新抓手
優化營商環境,加大招商力度
營商環境優化與產業承接,是產業發展的動力源泉,在“新春第一會”上,各區縣圍繞“提升企業感受”“讓各類經營主體擁有獲得感”等作了進一步部署。
江北區“新春第一會”主題就是“優化營商環境”,這也是該區連續第4年在“新春第一會”上聚焦營商環境。“優化營商環境,永不滿足,永無止境。”江北區委主要負責人在會上表示,要始終與企業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坐一條板凳,扎實推進打造營商環境最優區迭代升級版,力爭今年全區GDP邁上2000億元臺階。
會議還發布了《江北區2025年投資機會清單》和《江北產業基金投資合作指引》。前者涵蓋了江北區重點項目、土地開發、國企民企協同發展、產業發展平臺四個關鍵領域,匯集了94項優質投資機會,投資總額超過1000億元;后者涵蓋生物醫藥等4個特色優勢產業集群和AI及機器人等11個新興產業集群,為企業投資提供指引。
云陽縣將“新春第一會”的主題確立為招商引資工作大會,明確提出要唱響“大招商、招大商、大激勵招商”主旋律,堅持按圖索驥、按鏈尋蹤、按庫識人,聚焦現有企業上下游,主動對接,推進精準化靶向鏈式招商,形成引來一個、帶來一批、輻射一片的“磁場效應”。
在長壽區的“新春第一會”上,17個重大項目現場簽約落地。該區將全年的招商引資目標進行細化和分解,明確聚焦“大新鏈智群”抓好招商引資“先棋手”,一季度要簽約引進10億元級以上項目3個,力爭合同引資總額達150億元以上、完成全年目標30%以上,奪取經濟社會發展“開門紅”。
新氣象
企業家上主席臺,推動賽馬比拼
記者觀察發現,為了營造良好的發展氛圍,壓實責任,一些區縣還在“新春第一會”的形式和內容上進行了創新,可謂細節感滿滿。
以北碚為例,中國四聯儀器儀表集團有限公司、重慶廣仁能源裝備股份有限公司、重慶睿藍汽車制造有限公司等企業負責人被請上主席臺,北碚區黨政領導與企業家們一一握手,感謝他們長期以來對北碚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的貢獻,也鼓勵他們新的一年繼續加油干。
“企業和政府是相互促進、相互依存的合作關系。”重慶睿藍汽車制造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裁周宗成感慨,政府禮遇企業家,他們也將投桃報李,“我們將進一步加大在北碚的投入,規劃建設睿藍新能源產業鏈,向區內中小企業開放供應鏈資源,帶動配套產業落戶北碚,打造集研發、制造、服務于一體的產業集群。”
無獨有偶,涪陵區“新春第一會”上,吉利動力電池、白濤鐵路專用線、華峰差別化氨綸項目團隊被頒發“猛虎獎”。
據了解,從2023年開始,涪陵區以更優的機制推動賽馬比拼。“頒發這個獎,就是要激發大家比學趕超、奮勇爭先的動力。”涪陵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想通過這種方式,倒逼做得不好的項目負責人及時自查自糾,立行立改,涵養‘想干事’的信念、錘煉‘能干事’的本領、堅定‘干成事’的決心,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各項工作。”
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顏安
責任編輯:李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