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重大(重點)專項發力 重慶科創“上大分”
2025-02-13 06:23:04 來源: 新重慶-重慶日報

前不久,2024年度重慶市十大科技進展出爐,涵蓋數智科技、生命健康、新材料、綠色低碳等領域,其中既有基礎研究的突破,也有重大產品的問世,彰顯了重慶科技創新的“硬核”實力。
“硬核”成果的背后,是“硬核”支持——從2022年起,重慶啟動實施“5+8”技術創新與應用發展重大(重點)專項,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堅。
2月12日,記者從市科技局了解到,“5+8”重大(重點)專項實施3年來,已累計支持科技攻關項目611個,總投入超90億元,其中財政投入近18億元,帶動社會投入超72億元。
攻堅關鍵核心技術
重大(重點)專項各有側重,項目資助強度最高達3000萬元
“5+8”重大(重點)專項,即人工智能等5個重大專項和新材料等8個重點專項,其組織實施的目的很明確:立足“四個面向”,以行業產業重大技術需求為導向,著眼于解決創新鏈、產業鏈短板和弱項,通過不斷探索完善有組織的科技創新,加強科技資源統籌和力量組織,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
“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要掌握在自己手中,必須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說。
重大(重點)專項各有側重。其中,重大專項更加突出“產品化”,以重大創新產品產出為導向,聚焦我市支柱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需求,注重發揮龍頭企業、科技領軍企業的主導作用,構建產學研協同、大中小企業融通的有組織科技創新機制。
重點專項則更加突出“應用性”,以創新成果的應用示范為導向,關注未來技術產業發展需要,堅持“創新性、引導性、集成性、應用性”,支持培育科技型企業和優秀人才團隊。
根據《重慶市技術創新與應用發展重大(重點)專項管理實施細則(試行)》,重大(重點)專項都是由若干重大(重點)項目組成。其中,每個重大項目財政經費資助強度為1000萬—3000萬元,每個重點項目財政經費資助強度為100萬—500萬元。
記者了解到,生物醫藥和核心軟件是2022年率先啟動的兩個重大專項,隨著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的需求不斷增加,2023年,我市新增實施人工智能、高端器件與芯片、先進制造3個重大專項,并啟動了新材料、新能源、農業前沿等8個重點專項,共同構成“5+8”重大(重點)專項。
科技創新“上大分”
解決關鍵技術問題300余項,突破系列行業關鍵技術,助推大批創新產品問世
智能風控、智能獲客、智能營銷、智能客服……在馬上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的科技展廳,工作人員向記者演示了“天境”大模型的各項功能。在接受超150TB中文語料的“投喂”之后,這個零售金融領域的首個大模型,變得很“聰明”,可應用于智能營銷交互、數據決策支持、防偽安全等8大場景。
馬上消費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陸全說,目前,“天境”大模型已賦能2億用戶、300余家金融機構。
在汽車領域,多材料混合車身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在眾多混合車身類型中,鋼鋁混合車身最為典型,被譽為兼顧輕量化和高性能的最佳技術路線,引起了汽車行業的廣泛關注。近年來各車企紛紛投身其中,不斷探索新材料、新技術和新工藝,阿維塔科技(重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阿維塔科技)正是鋼鋁混合車身連接技術領域的創新引領者之一。
阿維塔科技車身開發總監徐小旭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鋁合金的比剛度、比強度高且耐腐蝕性好。目前,阿維塔的車身材料中,鋁合金占比達30%—40%。
與此同時,鋼鋁混合車身也面臨著“疲勞和碰撞分析”精度低這一行業難題。
為破解這一難題,在重點專項項目“鋼&鋁混合車身焊鉚復合連接工藝及失效預測仿真關鍵技術”的支持下,阿維塔科技牽頭,聯合湖南大學、湖南大學重慶研究院、長安汽車等單位,歷經兩年時間攻關,成功建立了鋼鋁混合車身接頭性能高精度仿真預測方法。
這一成果不僅提升了鋼鋁混合車身材料連接的可靠性和穩定性,更讓阿維塔科技具備了輕量化、高性能鋼鋁混合車身自主正向設計能力。
聚焦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持續布局科技攻關任務,讓重慶科技創新頻頻“上大分”。
來自市科技局的數據顯示,“5+8”重大(重點)專項實施以來,已先后解決關鍵技術問題300余項,突破了一系列行業關鍵技術,助推一大批創新產品問世,智能汽車操作系統、納米時柵傳感器絕對位移測量等多項成果入選近兩年重慶市十大科技進展。
2024年度專項亮點多
152項科技攻關項目“上新”,企業牽頭和參與項目占比87%
去年底,通過“公開競爭”“揭榜掛帥”“賽馬比拼”“定向委托”等多種方式,2024年度重慶市技術創新與應用發展重大(重點)專項科技攻關項目正式立項。
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聚焦“416”科技創新布局和“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建設,此次共立項支持重大(重點)專項科技攻關項目152項,總投入近28億元,其中財政投入超6億元,帶動社會投入近22億元。
“這些項目緊緊圍繞我市產業發展和行業安全的重大技術需求選題,立足重點領域,在前期充分挖掘科技創新真需求的基礎上立項,力求突破一批制約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問題。”該負責人表示。
例如,由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牽頭承擔的人工智能重大專項項目“基于大模型的汽車網絡安全測評技術服務平臺研發”,將針對汽車網絡安全測評服務智能化水平和效率低等行業關鍵問題展開攻關,構建汽車網絡安全測試知識圖譜,形成一套科學、系統且可量化的評估體系和汽車網絡安全風險評估量化模型,研制智能化、自動化的汽車網絡安全測評技術服務平臺。
由重慶云腦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牽頭承擔的生物醫藥重大專項項目“腦功能障礙數字診療裝備”,針對腦功能障礙患者發病機理不明、現有干預手段療效差等難題,圍繞認知和睡眠障礙等腦疾病展開攻關,研發腦電大規模精準采集系統,尋找患者的精準干預靶點,以期實現對大腦狀態的動態監測與智能調控。同時,將搭建基于腦機接口康復系列產品的智能輔助診療決策和康復云平臺,建立個性化智能診斷和治療體系,力爭在項目實施期內,進入20家以上醫療機構開展驗證。
據悉,此次“上新”的項目中,數智科技、生命健康、新材料、綠色低碳項目支持數量占比分別為17.1%、29%、12.5%和41.4%,資金支持強度占比分別為32.1%、32.4%、11.6%和23.9%。
值得一提的是,由企業牽頭(參與)的項目占比達87%,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得到強化。同時,40歲及以下青年人才挑大梁、當主角,擔任項目負責人和骨干的項目占比達70%。
數讀>>>
“5+8”重大(重點)專項
5個重大專項
人工智能 高端器件與芯片 先進制造 生物醫藥 核心軟件
8個重點專項
包括新材料、新能源、農業前沿等
成效顯著
■“5+8”重大(重點)專項實施3年來,累計支持科技攻關項目611個,總投入超90億元
■先后解決關鍵技術問題300余項,突破了一系列行業關鍵技術,助推一大批創新產品問世
■智能汽車操作系統、納米時柵傳感器絕對位移測量等多項成果入選重慶市十大科技進展
(記者張亦筑整理)
責任編輯:杜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