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渝論 | 聚各方力量 加快建設智聯電動車全球產業基地
2025-01-12 06:00:01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1月9日,重慶市舉行智聯電動車產業全球發展簽約儀式暨工作會議。會上,重慶市經濟信息委與國內多家電動車生產企業及研發機構簽訂《智聯電動車產業全球發展體系建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共同創新構建中國智聯電動車標準體系,推動重慶提速建成智聯電動車全球產業基地。
加快建設智聯電動車全球產業基地,重慶需要將優勢轉化為勝勢。當前智聯電動車產業發展潮流涌動,助推電動車產業智聯化發展,不僅將促進電動車良性健康發展,也將為用戶帶來低速安全的駕駛體驗。可以預期的是隨著電動車產業發展正式邁入智聯新時代,尤其是隨著電動自行車國家標準的實施,今后2-3年內大部分超標車都將退市,這無疑將為電動車市場帶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和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作為國內制造業大市和重要的摩托車生產基地,重慶在智聯電動車產業發展上有著“先手優勢”。
比如在這方面,重慶有著良好的產業基礎。截至目前,重慶有8家電動車(含電動摩托車、電動自行車)生產企業,宗申、隆鑫等摩企正加快電動摩托車產業布局,全市電動車產業本地配套率超60%,電機、電控、車架、燈具、儀表等實現就近配套。出口方面,預計2024年全市出口電動車8.7萬輛,同比增長19.2%。因此對于重慶而言,需要認識到智聯化與電動車的結合,正觸發新一輪電動自行車產業的轉型升級,將成為行業下一個十年的目標,從而更好把握好這個千億級“新賽道”發展機遇,積極搶抓發展風口,不斷完善產業生態,通過建設智聯電動車全球產業基地,不斷將在這方面的優勢轉化為勝勢。
加快建設智聯電動車全球產業基地,需要集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動。加快建設智聯電動車全球產業基地,這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比如既要壯大智聯電動車整車規模,也要加快完善智聯電動車產業鏈條,還要持續提升產品智聯化水平,更要推動智聯電動車產品和技術標準“走出去”,等等。做好這些事情,絕不是單靠政府跳獨角舞就可以完勝的, 也絕不是能單靠某一個企業或組織就可以完成的。
因此此次重慶與國內多家電動車生產企業及研發機構簽訂《協議》),就是為了集聚各方力量,尤其是集聚“產學研”等方面的力量,更好的助力推動重慶提速建成智聯電動車全球產業基地。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會議形成了以重慶為核心構建國內智聯電動車智能制造體系的共識,還明確了推動電動車產業全球發展的六大任務,重慶方面也在積極制定《重慶市智聯電動車產業發展行動計劃》,并對該產業發展予以“目標化、清單化、項目化”,無疑這將為各方協作進一步明確合作的方向、目標和實施路徑,從而進一步發揮各方優勢,深化交流合作,推動各方實現合作共贏、共同發展。
攜手的力量超乎想象,我們期待各方在以重慶為核心構建國內智聯電動車智能制造體系,助力加快建設智聯電動車全球產業基地的過程中,全面加強精誠合作,積極推動議定事項落實,不斷持續優化產業生態,從而更好地助力推動“中國造”智聯電動車全球化發展。
作者:路漫漫(江北區)
編輯:楊光志
審核:楊洋
華龍網兩江評投稿郵箱:liangjiangping@cqnews.net
責任編輯:邵煜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