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自治”變“智治” 小網格起了大作用
2024-12-19 06:31:00 來源: 萬州時報
“小網格起了大作用。”說起網格化治理帶來的變化,萬州區瀼渡鎮高村村一組村民張小云深有感觸,“現在有問題只需要找網格員一個人就行了,上報問題省事省力,解決問題的效率還高。”
近日,記者從瀼渡鎮獲悉,該鎮在基層治理領域取得顯著成效,通過創新推行“基層智治平臺”全覆蓋運用,成功構建起集監控、指揮、服務于一體的基層治理新模式,以數字化手段破解地廣人稀現狀下傳統治理模式的難題,為基層治理現代化注入新動力。

網格賦能 問題一鍵上報新渠道
據了解,瀼渡鎮地處萬州區西南部,面積36.4平方千米,有1個社區、6個行政村,戶籍人口1.3萬人。面對地廣人稀現狀,傳統的基層治理模式顯得有些力不從心。為全面提升基層治理效能,建立全面、精準、智能的基層智治體系,瀼渡鎮加快“基層智治平臺”全覆蓋運用。
今年11月的一天,高村村1組村民發現石壩路公路護欄損壞、部分公路懸空,存在安全隱患,當即上報給網格員。網格員迅速響應,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核查,拍照后上傳至村社區治理中心。因村級無法解決,工作人員通過基層智治平臺一鍵上報至瀼渡鎮基層治理指揮中心。這一便捷的上報機制,讓基層問題能夠迅速被“看見”,成為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高效協同 中心一鍵辦理顯神通
隨后,指揮中心在收到預警后立即行動,指揮長在線調度,常務副指揮長奔赴現場指揮。平安法治板塊應急消防崗牽頭,聯合多崗位制定應急預案并開展整治。網格員堅守風險監測點,及時反饋現場情況,其他崗位工作人員在現場設立警示牌、拉起警戒線。
經研判,道路隱患系暴雨引發山體滑坡所致,最終采用C20混凝土堆砌堡坎、清理雜草廢土及安裝護欄等措施處理,通過平臺多跨協同高效解決。整個過程有條不紊,彰顯了“智治”模式的高效與精準。
便民惠民 事件一站解決暖人心
“以往群眾有困難需要到我們村委會來反映情況。現在通過網格化管理,落實主體責任人,村民遇到困難只需要打一個電話就有網格員上門解決,村里解決不了的也可以通過平臺上報,不用費時費力地跑到鎮政府去反映情況。”高村村一組網格員譚安潤說。
近年來,瀼渡鎮積極創新基層網格治理模式,積極貫徹落實新時代“楓橋經驗”,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讓數字化為基層治理賦能,實現解決群眾急難愁盼有速度、關心群眾衣食冷暖有溫度、推進基層智能治理有力度。目前通過基層智治平臺解決事件1058條,其中民生服務板塊事件325條,平安法治板塊事件501條,網格化治理模式真正方便了群眾生產生活。
瀼渡鎮負責人表示,網格化治理模式變“自治”為“智治”,讓瀼渡鎮的基層治理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今后還將繼續探索數字化基層治理的新路子,同時結合自身優勢,最終實現農民富、產業興、鄉村美目標。
記者 譚明濤
責任編輯:董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