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遇見重慶的茶香與藥香
2024-11-25 06:14:44 來源: 重慶日報
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崔力






10月22日,當重慶已是秋高氣爽之時,赤道旁的陽光依舊炙熱。為了躲避下午的高溫,大部分的行人都選擇穿過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這座外形酷似榴蓮的當地標志性建筑,再奔向各自的目的地。
福來德茶屋就在這條人來人往的主通道上。這個色調深沉、裝修典雅的茶店很好融入了這條滿是琴行、藝術品的走廊。店里茶葉包裝精美,茶藝師手法嫻熟優雅,電視里有絲絲琴聲傳出,與不斷更迭的茶山、茶樹彰顯著店里茶葉背后的文化賡續。
作為店里的主打產品之一,金山紅茶葉被放在進門最顯眼的位置上。這款來自重慶市南川區德隆鎮的古樹茶,生長在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的金佛山東麓。2023年4月,中新互聯互通項目的重點項目之一,當地的茶葉企業與新加坡福來德公司簽訂了合作協議,每年2萬斤成品遠渡重洋來到新加坡。經過市場耕耘,這種湯色透亮,滋味鮮醇的古樹茶,已逐漸贏得越來越多的當地茶客接納與贊譽,銷量逐漸上升。
得益于獨特的自然生態環境與近年來的保護性發展,目前,德隆鎮古茶樹超過1.7萬株,人工培育種植面積已超過8200畝,年產值突破8000萬元。
和金山紅僅“出海”一年多不同的是,重慶首個依托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出口的特色農產品三峽陽菊,早就開啟了出海之路。這款清熱解暑的菊花茶,深受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多個東南亞國家青睞,在新加坡的超市、網站、餐廳等多個場景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如今已累計出口超120噸。這種生長于三峽庫區的菊花,全市的種植面積目前已突破5萬畝,并形成了育苗、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菊花產業鏈,直接帶動2萬多戶農民增收。
得益于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新加坡在成為我市農產品出海橋頭堡的同時,也成為中國醫藥企業出海的前哨站。作為中醫藥企業的標桿,重慶太極集團近年來不斷加快出海步伐,開拓海外市場。在新加坡的新中藥店,我們不僅能看到熟悉的藿香正氣液、小柴胡顆粒等中成藥,還有補腎益壽膠囊、太極上草等總共17個產自太極集團的保健品和藥品,成為當地居民的常備保健品和藥品。
從2015年11月7日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正式啟動,到今天新加坡隨處可見的“重慶造”,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正以高水平、高標準持續推進著我市的對外開放,促進中國和新加坡兩國經濟緊密聯系。在中新互聯互通項目的示范引領下,渝新兩地累計簽約政府和商業合作項目322個,金額達257.5億美元(含外資和國內投資),帶動重慶與東盟國家貿易進出口總額持續增長,目前,已初步形成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帶動中國西部地區與東盟國家區域合作的新格局。
責任編輯:杜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