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江評 | “騎手友好街區”也是城市“幸福拼圖”
2024-11-16 06:00:00 來源: 華龍網
穿梭于大街小巷的外賣騎手,已經成為城市里一道常見的風景線,構成城市治理的重要一環。不久前,全國首批“騎手友好街區”在重慶落地,一項項暖心舉措,讓城市的“幸福拼圖”更加完整。
分布于外賣騎手集中活動區域的暖心驛站,有微波爐、茶水、沙發、換電驛站……緩解騎手舟車勞頓的辛苦;而小區內部的通行二維碼和外賣劃線停車位,聯合軟件供應商開發的騎手地圖,則解決了送餐難的問題。重慶對騎手的關心,從第一步,貫徹到最后一步,可謂貼心、周到。
這份幸福,屬于外賣騎手。友好街區落成后,騎手的工作環境得到改善,工作效率得到提升,對于職業有更多認同感,在城市生活更有歸屬感;這份幸福,屬于城市里的其他成員,配送堵點打通后,用戶可以更快獲得商品和服務。為外賣騎手劃出專屬配送路線,可以有效避免小區居民和騎手活動范圍重合,發生碰撞事故,保障小區業主的安全。
這份幸福,也屬于這座城市。友好街區,讓外賣騎手能夠安心工作,更好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在城市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平衡各方訴求后,充分激活資源存量,劃出清晰權責界限,能從根本上解決消費者、外賣員和物業管理之間的矛盾,讓社會治理更有人情味。除此之外,“騎手友好街區”在城市管理中,完全可以有更多的作為,比如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外賣騎手,是否可以作為社區風險隱患的排查員?是否可以通過獎勵機制,鼓勵外賣騎手在跑單時,對商家的食品安全問題進行監督舉報?這些,都值得探索嘗試。
“騎手友好街區”的建設完善,除了政策的支持,更需要商戶、居民等眾多社會成員的理解與配合。從這個層面上來說,“騎手友好街區”讓外賣員的合理訴求被更多人看到,是推動社會不同群體進行直接對話、增進互相理解,釋放彼此善意的好機會。比如在重慶的一些商場,我們看到許多商家自發為騎手設置了等餐休息區,還免費提供茶水和零食。這樣的良性互動,無疑構成了城市健康循環的動力,是對“友好”最好的解讀。
以外賣騎手為代表的新就業群體,是暢通一座城市的“毛細血管”。回應他們的所思所想所盼,既考驗治理精度,更彰顯城市溫度,只有用心去回應,這個城市才真正成為了人民的城市。我們為重慶“友好”嘗試的第一步點贊,也期待更多的街區加入“友好”建設 ,而“友好”也能關注到外賣員的更多權益,讓城市的“幸福拼圖”越來越完整。
作者:楊金行
責編:楊洋
華龍網兩江評投稿郵箱:liangjiangping@cqnews.net
責任編輯:常涵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