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萬億“園”動力丨萬州式外聯 “金龍”之火“照亮”華夏
2024-11-05 06:30:01 來源: 華龍網
編者按: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公報提出,必須以新發展理念引領改革,立足新發展階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推動高質量發展激勵約束機制,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中央有部署,重慶見行動。邁上三萬億臺階,重慶需要更高的視野、集聚更大的動能、實現更快的發展。華龍網推出《三萬億“園”動力》大型策劃報道,記者深入一線,挖掘區縣深化改革的基層實踐,為畫好“三萬億同心圓”找到方法論,促進區縣唯實爭先,以更好狀態建設現代化新重慶。

一頭向內一頭向外。萬州注重在全市內部“整合”資源,同時也把“招大引強”的目光瞄向了外面。彼時,平湖金龍發展遇到瓶頸,萬州區委、區政府“三顧茅廬”,將其招引過來并提供全方位扶持,助其榮登中國企業500強;威科賽樂落戶萬州后,開發化合物半導體芯片,已開辟出行業“新賽道”,車載激光雷達VCSEL芯片等新產品,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從廣東引進的照明產業,同樣形成了集群優勢……
發揮獨特的區位優勢,培育優渥的營商環境優勢,是萬州跳出庫區,以國際化眼光、做前瞻性布局,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寫照,這種“外聯式”思維,也為這座山水城市注入了新的發展源泉。
招大塊頭 金龍重生
萬州招商引資的“神來之筆”,是金龍精密銅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龍集團”)獲得新生,并重返中國企業500強榜單。
“萬州,是我們的復蘇福地。”金龍銅管董事、研究院院長程大勇感嘆道。
華龍網記者進入金龍集團生產車間,為熱火朝天的趕工場景所震驚,年產8萬噸的精密銅管生產線上,機器高速運轉,一塊塊紫銅,經過熔鑄、銑面、軋制、聯拉、盤拉、精整、退火等工序,變身精密銅管,源源不斷發往格力、海爾等大型空調及制冷企業。“現在客戶訂單較多,公司日產精密銅管200噸左右,月產量超過6000噸。”該公司生產負責人說。

金龍集團相關負責人接受華龍網記者采訪時感嘆道:“當初,公司發展遇到瓶頸,萬州區政府多次北上中原,希望能夠達成合作,并表示愿意幫助我們解決運營中的痛點。實地考察后,公司領導層對萬州區位及營商環境有了真切的認識,并果斷在萬州新建一個銅管工廠,發展企穩后又將總部遷來。入駐萬州這些年來,當地政府對公司當作自家人對待,讓我們所有的疑慮都打消了。公司在不久前發布的2024中國企業500強榜單上又前進了33位。”
華龍網記者了解到,精密銅管被稱為空調等制冷設備的“血管”,如今,金龍集團作為美的、格力、海爾等國內外知名企業供應商,國內市場占有率為23%。金龍集團成了真正意義上的“龍”,萬州也將以此為依托,打造200億級的銅及銅合金產業集群。
引高精尖 造中國芯
突破國外技術封鎖唯一的辦法是自研,萬州招引的高精尖企業,就造出了自主可控的中國芯。
華龍網記者來到位于萬州經開區的威科賽樂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威科賽樂),新的砷化鎵半導體芯片正在下線。
“我們研發生產的一款芯片,是消費電子3D結構光的關鍵零部件,未來計劃給下游模組廠商供貨。像我們這種科創企業,從外地引進了很多高級研發人才,還聘請了5位外國專家,他們都很看重交通的便利性。”該公司相關負責人透露,落地萬州后,政府給予了極大的幫助,企業發展迅猛,年產值已達1.5億,其中芯片代工產值達4000萬元。

萬州區經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威科賽樂是由廣東先導集團與重慶萬林投資公司共同出資打造的一家芯片企業,2018年簽約落地萬州,項目總投資14億元,主要從事砷化鎵、磷化銦等化合物半導體晶片、襯底、外延片、芯片,光電模組、光電器件、光電系統、電子元器件、半導體設備等研發和制造,2019年被國家發改委列入國家集成電路重點企業。
由于威科賽樂所屬集團先導科技集團屬于上下游可以垂直整合一體化的企業,能夠快速迭代化合物半導體芯片,全產業鏈自主把控產品,能為客戶提供有競爭力的產品和價格。萬州將繼續對威科賽樂這樣的高新企業提供幫助,讓其快速迭代和發展壯大。
“下一步,我們將著力拓展完善威科賽樂化合物半導體芯片產品譜系,一邊加速迭代升級,向中高端款發展;一邊不斷替代被國外封鎖的芯片材料,在高端材料應用方面作出貢獻。”對芯片研發工作,該公司研發團隊對發展充滿了信心。
鑄產業鏈 照亮華夏
在萬州構建的現代化工業體系中,由照明電氣巨頭引領的產業集群,是其中重要的一環,“點亮”了新型工業化的全新場景。
星星“燈”火可以燎原,萬州照明電氣產業也經歷了這樣的過程。
2006年8月,雷士照明落戶萬州,總投資6.5億元;2007年9月,三雄極光接踵而至,拿地222畝,國內兩大照明產業巨頭,都選擇萬州作為生產基地,面向西部市場。
兩大行業巨頭的到來,填補了萬州照明產業的空白。
三雄極光相關負責人告訴華龍網記者。16年來,三雄極光植根萬州,產量占到整個集團三分之一,產值可達20億元。

雷士照明萬州工廠相關負責人透露,公司現主要生產LED燈盤、LED筒燈、LED驅動電源、T5支架、燈帶及特定品等系列產品,產能達到3000萬套/年。
另一家電氣巨頭施耐德電氣則在萬州布局智能家居產業的同時,嘗試拓展新賽道,聚焦該區高能耗制造企業,建設綠色低碳智能化樣板工廠,最終全面實現“雙碳”與數字化轉型。力爭2-3年內為300家企業賦能,3-5年之內覆蓋周邊地區,助推萬州建設三峽庫區創新高地。
憑空引進并打造出照明產業,萬州已將其作為全區產業升級的抓手之一,形成了開關、變壓器、電源、配電柜等電氣產品和光伏組件、集成化電源系統、制氫設備電源系統等全產業鏈,“點亮”了新的百億級產業集群。
通過“請進來”,萬州實現了工業又快又好的發展,做好了自己,也就有了“萬有引力”。
華龍網首席記者 羊華/文
責任編輯:石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