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國行 | 雙女主、雙“梅花” 成渝聯袂出品印象京劇《薛濤》在渝上演
2024-09-10 21:38:30 來源: 華龍網
華龍網訊(記者 徐云卿)“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9月10日,由成渝兩地聯合打造的印象京劇《薛濤》在重慶大劇院上演,讓山城觀眾在古韻新聲之中與這位“蜀中才女”隔空相逢。

印象京劇《薛濤》由成都市京劇研究院、重慶京劇院聯合出品,于2023年年末首演,曾在成都、重慶、深圳等地巡演,好評如潮,本次演出是《薛濤》再次亮相重慶。
“蜀女多才,薛濤秀冠。”作為唐代四大女詩人之一、蜀中四大才女之一,薛濤對觀眾來說并不陌生。如何另辟蹊徑、讓觀眾走進薛濤的內心世界?印象京劇《薛濤》以歷史上薛濤在幕府豢養的孔雀為破題方式,采用雙女主架構,以人物“孔雀”觀照薛濤內心。“薛濤”與“孔雀”由成渝兩地京劇名家——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劉露、周利分別飾演,成渝兩朵“梅花”攜手合作,成為本次演出的一大看點。

舞臺燈光亮起,千年前的詩詞便有了光彩。薛濤與孔雀登場,一紅一綠、一明一暗,薛濤的傳奇人生也由此鋪展開來。從年少成名、驚才絕艷,到被人所害、入府為伎,從形同囚鳥、被貶松州,再到自省脫籍、浣花制箋……孔雀作為薛濤內心波瀾的生動外化,在面臨人生境遇的抉擇時,對她一次次叩問,試圖改寫她的命運,薛濤內心的種種掙扎與矛盾不斷涌現,最終她掙脫內心桎梏,追隨心之所向走向自己的命運。
值得一提的是,本劇燈光舞美十分精美,薛濤箋、詩詞等元素的加入,賦予了濃厚的文化氛圍。舞臺轉場別出心裁,百葉簾開合、輪轉,巧妙切換場景,形成了一幅流動的畫卷。除此之外,《薛濤》不僅保留了京劇聲腔之美,還融入了昆曲腔調、民歌聲腔與現代流行樂的格調,使得劇目更加時尚、年輕化。

成都市京劇研究院院長劉露與薛濤可謂是“結緣已久”,她曾在2008年的傳統京劇《薛濤》、2013年的新編京劇大幕戲《浣花吟》中扮演薛濤,并憑借后者獲得第26屆梅花獎,印象京劇《薛濤》是她時隔10年再次扮演這一人物。跟以前的演繹相比,這一版有何不同呢?“本次創作打破了傳統京劇的模式,以印象京劇的形式進行呈現。舞美更講究留白與空間延展,唱段上采用大量詩詞,在以史為鑒的基礎上,進行了創新突破,充滿新意。這也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劉露表示。

“我和劉露院長同在2013年獲得第26屆梅花獎,在這部戲中,薛濤和孔雀是互補的,我們倆的舞臺表演也是相互映襯的。”孔雀扮演者、重慶京劇院副院長周利表示,“重慶京劇院和成都市京劇研究院共同打造印象京劇《薛濤》,旨在通過這部戲的合作,讓兩個劇團在劇目創作、人才培養、演出等方面有更大的平臺去交流展示,促進兩地文化的深度交流和發展。作為文藝工作者,我們不僅要演出優秀的經典傳統劇目,也要挖掘整理失傳劇目,還要結合時代特點創作出與時代同頻共振的精品力作,讓更多年輕人關注國粹藝術的發展。”

據悉,印象京劇《薛濤》還將于9月11日繼續在重慶大劇院上演。接下來,該劇將走進四川、上海,并亮相第二十三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
(本文圖片由重慶京劇院提供)
責任編輯:徐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