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與水為伴 暢享清涼
2024-08-28 06:30:28 來源: 梁平日報 聽新聞
連日來,梁平持續高溫,在這熱浪滾滾的日子里,市民們都想尋一處清涼地休閑納涼。位于屏錦鎮竹海村的老龍洞,憑借秀麗的風景、純凈的水質、涼爽的水溫,成了不少市民、游客喜愛的避暑地。
老龍洞地勢獨特,潭水被翠竹包圍,像是一塊遺落在林中的璞玉。一潭碧綠清澈的泉水為天然地下水,水底青石板里總是一陣陣冒出細密水柱,潭邊山洞口垂懸鐘乳石上墜落的水滴如珠簾。這里重巒疊翠,仿佛一道天然屏障,把酷暑盡數擋在山外,山間清爽陰涼,一股股涼氣從密林間散發出來,渾身都覺得清爽無比。

沿著青石板小路前行,水花的涼意卷走高溫天氣帶來的倦怠,陽光透樹梢,清泉石上流,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沿途入目的蒼翠、吹過臉頰的山間涼風、流過身旁的清澈溪水,讓人有“不覺人間有塵暑”之感。
循著陣陣歡笑聲瞧去,一群歡樂的背影打破了水面的寧靜。孩子們卷起褲腳,躡手躡腳地翻著小溪邊的石頭,四處尋找魚蝦。透過清澈的溪水,能看到小魚小蝦四處逃竄的影子。或是展開歡樂的水槍大戰,在自己的游泳圈“坐騎”上沖鋒,揮舞著水槍。孩子們的笑聲此起彼伏,好不熱鬧。
大人們則愜意地坐在竹排上,踏著水波,穿越美景,在這綠水青山中輕易便能得到一路好景與涼意。累了乏了,便就近支上一個吊床。盡管烈日高懸,溪邊依舊綠蔭蔥蔥,身上沒有一絲燥熱的感覺,有的只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閑適。

在這一方秀麗的山水之間,還流傳著一個關于老龍洞的浪漫傳說。相傳古代巴國時期,東海龍王次子義賢在山洪中為保護土門場的蕓蕓眾生,龍身受損準備回化龍池閉關修煉,返程時途徑屏錦鎮竹海村,見峽谷內一個長寬各十余丈的水潭,兩壁竹韻悠悠、清風習習,潭邊山洞正好可以容身,便留此修煉。
一日,義賢偶遇了一個名叫余喬的絕色女子,義賢用自己高超的醫術搭救了此女子姐姐,相伴數月,兩人便情投意合、墜入愛河。世事無常,本是觀音蓮花池中金鯉的余喬被觀音發現了,觀音找到余喬姐妹的容身之所,立馬提著籃子將她們收回。

義賢日日想念余喬,從此隱身深潭,每每思念至極,淚水泉涌,或從地底潺潺冒出細密水柱,或從洞沿鐘乳石上慢慢滴落。千百年過去了,小龍熬成了老龍,潭邊泉水日日清澈見底,便有了“老龍洞”這一由來。義賢的淚水冬暖夏涼,如今,每逢酷暑,人們慕名前往,在水中納涼嬉戲,好不快活。
老龍洞潭水清涼,與炎熱的氣溫形成鮮明的對比。前去游玩的市民朋友,下水前一定要做好安全防護措施,不要在水中呆太久,小孩要在大人陪同下玩水,盡可能穿上救生衣或者帶上游泳圈。
記者 謝清城
責任編輯:董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