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就業技能 開設公益性崗位 建設幫扶車間 重慶80余萬脫貧人口端穩就業“飯碗”
2024-08-23 06:17:35 來源: 華龍網-重慶日報 聽新聞
8月21日,巫山縣金山幼兒園,暑假即將結束,教師宋以鑫提早到達崗位,為新學期準備教案。她來自巫山縣騾坪鎮和平村的脫貧家庭,是重慶“雨露計劃”畢業生之一。
就業穩則收入穩,收入穩則民生安。市農業農村委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我市有80.92萬名脫貧人口(含監測對象)找到工作,就業率達49.45%,同比增長2.63個百分點。
記者采訪和梳理后發現,相關部門分類施策,幫助脫貧人口端穩就業“飯碗”。
針對青壯年勞動力:
從培訓到上崗提供“一站式”服務
宋以鑫畢業于重慶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學前教育專業。當地幫扶干部和該校老師根據她的專業進行了推薦,畢業后她順利進入金山幼兒園,獲得了一份穩定的工作。
“不僅專業對口,離家近,收入也比較穩定,一個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彼我增握f。
“一人就業,全家有奔頭。青壯年勞動力是家里的主要勞動力和收入來源,幫助他們穩崗就業,是守住守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的關鍵?!笔修r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為保障、提升這部分人的就業質量,市級相關部門聯合舉辦專題培訓班,以脫貧群眾和就業市場的需求為導向,不斷加大培訓力度。重慶通過實施“雨露計劃+”就業促進行動,將支持范圍由職業教育環節延伸到了就業幫扶環節,組織引導脫貧家庭子女入讀職業院校,提升技能素質,并為他們推薦就業崗位。
一系列措施實施后,效果尤為明顯:在80.92萬名就業的脫貧人口中,赴市外和縣外合計超過53萬人,其中大多數為青壯年勞動力。
針對弱勞動力和半勞動力:
開設公益性崗位為其兜底救急
除了青壯年勞動力外,我市還有近22萬弱勞動力和半勞動力,這一群體大多年老體弱,既沒有外出務工的能力,也沒有下地干活的體力,如何幫助他們就業?
8月21日清晨7點,墊江縣白家鎮靜峰村脫貧戶白巨明就出門去清掃村道。這份保潔的公益性崗位,每個月有600元的穩定收入。
白巨明已年近花甲,這兩年已吃不消工地上的活路,去年回了家鄉,村里的幫扶干部郭素蘭為他申請了公益性崗位。白巨明空閑時還在附近的果園打工,加起來一個月有2000多元收入,基本能維持家中開支。
市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不斷加大鄉村公益性崗位開發力度和財政資金投入,合理開發勞動保障、公路養護、河庫巡管、助殘服務等領域公益性崗位,緩解了脫貧人口中弱勞動力和半勞動力的就業問題。
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全市公益性崗位已安置9.8萬名脫貧人口就業,占全市弱勞動力和半勞動力人數的近一半。
針對留守勞動力:
幫扶車間吸納1.2萬余人家門口就業
在農村還存在一個以女性為主的留守勞動力群體,開設在家門口的幫扶車間,讓他們能兼顧工作和照料家人。
伴隨著“嗒嗒”聲,奉節縣安坪鎮合一村脫貧戶張玉熟練操作著剪刀和縫紉機,將一雙雙板鞋鞋布剪裁縫合。
張玉工作的地點,是位于安坪鎮魯渝協作返鄉創業園的重慶市弘源鞋業有限公司幫扶車間。“剛進車間時什么也不會,車間的培訓老師手把手教我們做鞋布,現在我一個月有4000元的收入?!?/p>
在重慶,就業幫扶車間數量已達到620個,吸納1.2萬余名留守勞動力就業。
“這與政策的導向和支持密不可分。例如,經評選認定的就業幫扶車間,最高可獲得50萬元的一次性建設補助資金,每年還會根據車間穩定帶動就業能力、增收能力等情況,給予一定的獎補激勵?!鄙鲜鲐撠熑私榻B。
此外,我市還培育了重慶火鍋師傅、云陽面工、巴渝大嫂(家政)、開州金廚、萬州烤魚師傅等131個勞務品牌,向北京、山東和重慶中心城區等就業大市場輸送勞動力,進一步助力脫貧人口持續增收。
責任編輯:鄭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