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白象居”里的“網紅大叔” 基層自治里的“大能量”
2024-07-29 20:48:28 來源: 華龍網 聽新聞
華龍網訊(記者 舒婷 實習生 謝雨荷 姜興媛)24層、沒有電梯、一條空中連廊貫穿6個單元……近年來,老居民樓白象居因造型獨特,吸引眾多影視劇前來取景,也一躍成為新晉“網紅”打卡地,每到節假日客流如潮。
然而,“蜂擁而至”的人流,給老居民樓的管理帶來了挑戰,安全問題、秩序問題、環境臟亂問題……都擺在了當地政府和街道社區面前。
為平衡“文旅流量”與“基層治理”間的問題,渝中區朝天門街道通過搭建居民協商議事平臺、布局共融共享共治空間等一系列措施,推動居民從“站著看”“跟著干”到“自己管”,讓“主客共享”理念持續深入人心。”
在白象居的居民自治中,就有一位“網紅大叔”涌現出來。
熱情又熱心的“老潘”
他叫潘高建,今年53歲,大家都習慣叫他“老潘”。

在白象居里隨時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商販占道經營擠占消防通道”“有些門店商戶開墻破洞擴大經營面積,超負荷接電”“人流劇增,空中連廊的秩序逐漸失控”……面對存在的安全隱患,商戶和居民的對立情緒。老潘急如熱鍋上的螞蟻,立即向街道報告情況,街道也賡即決定聯動部門整治亂象,老潘也挺身而出。
他分類施策做好鋪墊,面對經營多年的門店商戶,以“鄰里情”曉之以理,逐一做好思想動員;面對外來商販,以“家園情”聯合鄰舍,不斷施加思想壓力。在他的帶領和努力下,攤販望而卻步,門店也自覺規范經營。
“他就是個很熱心的人。”在大家的印象里,老潘會在游客爭搶拍攝機位大打出手時,毫不猶豫隔在兩人中間調處糾紛;會在游客手機不慎墜落掛在樹上時,找來梯子爬樹撿回。
自參與白象居自治管理以來,“老潘”參與服務各地游客超過20萬人次,他始終以笑迎賓客的態度、助人為樂的熱情、風風火火的作風守護著每一名居民和游客。

從“老潘”到“白象好街坊”
要做好白象居的管理,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
在社區黨委的鼓勵下,老潘還帶頭成立了“白象好街坊”志愿服務隊,他也成了這支隊伍的隊長。
“這支隊伍需要全時段值守管控人流秩序,必要時限制游客進入,以確保居民和游客安全。”老潘介紹說。
組織松散無力遲到早退;節假日的值守犧牲了隊員的休息時間;服務意識的缺乏造成與游客商戶沖突不斷……然而剛開始時,種種問題接踵而至,30余人的隊伍轉瞬僅剩寥寥數人。
老潘愁眉不展,苦思對策。
在社區黨委的幫助下,通過制定《白象居居民自治服務隊隊員職責》《白象居居民自治服務隊成員退出機制》等4個管理規范,聯動社區自治物業服務中心強化隊員的設備和物資保障,圍繞日常值守、緊急疏散、限制進入等任務進一步細化工作方案、優化點位設置。
老潘的堅守和努力逐步煥發了隊伍的生機,穩定了人員結構。在“五一”“十一”大考中,隊員們日均引導疏散人流超過15000人,未發生一起矛盾糾紛,在“取悅”游客和“保障”居民之間找準了自身定位,發揮了關鍵作用,成了居民、游客、商戶都信任的“紅袖標”。

從“白象好街坊”到“全動員”
為進一步確保白象居安全穩定,老潘帶領志愿服務隊伍從被動執行到主動作為,從被動排查轉變為主動保障。
為減少旅居摩擦糾紛,老潘設計了主客分流的通行方式,同步依托行李寄存服務、完善樓內路標指示等方式,為游客減負指路加快進出通行速度。為強化基礎設施保障,在老潘和多部門的聯動下,全樓層路燈線路、消防設施巡查納入工作范圍,及時修復損壞路燈137個,采購更換實效滅火器12個……對于基層自治來說,一支隊伍還不夠,還需要全員動員。
在老潘和志愿服務隊的倡議和動員下,還組織商戶逐一簽訂《白象居商戶自治管理協定》,壓實安全生產責任,全覆蓋上門引導居民簽訂《白象居居民自治公約》,搭建糾紛調解平臺;在人流密集處張貼《白象居文明打卡規范》,明文禁止危險取景打卡行為,全力推動“同住白象居、搞好這個家”,基層自治統一戰線進一步擴大。
在街道社區、老潘和志愿服務隊的共同努力下,白象居治理成效明顯,中央電視臺等媒體也進行了專題報道。而作為主要采訪對象的老潘也一炮而紅,不少游客爭相和這位網紅景點的“網紅大叔”合影。
“老潘,辛苦了!”“老潘,今天來的游客多不多?””老潘,你們要把現場秩序維護好,讓居民和游客都滿意。”……如今,老潘依然堅守在人群中,是游客眼中獨特靚麗的風景線,更是居民和商戶心中安全穩定的定盤星。
責任編輯:徐力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