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口發布中藥道地品種“城八味”
2024-07-27 18:15:23 來源: 華龍網 聽新聞
華龍網訊(湯莉)7月26日,2024中國“大巴山藥谷”產學研用對接大會在城口縣舉行。眾多專家學者齊聚大巴山,共商中醫藥文化傳承與發展大事,共謀中醫藥產業振興與繁榮大計,共推“大巴山藥谷”高質量發展。

好山產好藥
城口中藥道地品種“城八味”亮相
秦巴無“閑草”,城口產“好藥”。
城口地處大巴山腹地、渝川陜交界處、重慶市最北端,享有“中國綠色生態中藥材示范縣”“中國藥膳地標美食城”等美譽,是秦巴山區的天然藥谷,是重慶中藥材核心產區之一,是諸多“好”藥材的原產地。
如今,城口境內有藥用價值中草藥3200 余 種,可供開發利用的中藥材1000 余種,現有中藥材面積38萬畝,年產量超過10萬噸。
依托良好的資源優勢,城口逐步形成了以淫羊藿為代表性的道地中藥材,“城八味”應運而生。
當天,城口中藥道地品種“城八味”集中發布,包括箭葉淫羊藿、連翹、天麻、曲莖石斛、川貝母、獨活、大黃、木香。“這八味中藥材根植秦巴山,不僅為人民健康護航,更能為強縣富民賦能,為綠水青山添彩。”城口縣林業局主要負責人李心忠介紹道。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城八味”的代表性中藥材,淫羊藿品質卓越,淫羊藿苷等有效成分含量平均值14.2%,是《中國藥典》(2020版)規定的9倍。2023年,城口已在全國率先成功創建新版中藥材GAP基地,是全國規范化種植規模最大的縣。
此外,現場也發布了《大巴山藥谷中藥資源譜系》,譜系收集整理了城口中藥材的發展歷史、發展現狀,收集整理了獨活、淫羊藿、太白貝母、曲莖石斛等12種城口特色道地中藥材發展情況,為當地中藥資源保護、挖掘和合理開發利用提供參考。

企業+科研
城口縣中藥產業發展聯合創新中心揭牌
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為貫通中藥產、學、研、用鏈條,城口縣人民政府聯合重慶中醫藥學院、重慶市中藥研究院、重慶三峽學院等科研院所共同成立組建了“城口縣中藥產業發展聯合創新中心”。
中心成立后,將通過搭建“企業+科研院所(專家團隊)”科研合作平臺,開展“城八味”中藥材良種選育、實用技術推廣,產品研發,助推“大巴山藥谷”產業高質量發展。
重慶三峽學院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將充分發揮名師專業強的優勢,根據城口中醫藥產業發展的需求,深入開展技術交流合作和技能培訓,支持城口建設重慶中醫藥研學培訓基地和科教實踐基地,幫助城口縣培養出高質量的中醫藥產業技術人才。
此外,大會現場還集中簽約戰略合作、投資項目、采購合作等17個協議,簽約金額達45億元。
“我們將抓住此次合作機遇,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方面與城口開展深度合作,為城口建成中醫藥強縣提供有力支撐。”重慶中醫藥學院相關負責人說。

中醫藥振興
“大巴山藥谷”名片不斷擦亮
從資源優勢到資源整合,“大巴山藥谷”這嘹亮一聲漸漸傳出大巴山,逐步成為城口的一張靚麗名片。
近年來,城口縣緊扣建設渝川陜鄂大巴山區域中藥產業強縣目標,堅持把中藥產業作為鄉村振興舉旗產業,接續推進“大巴山藥谷”建設,深入實施大品種戰略、標準化戰略、融合化戰略、品牌化戰略,積極探索中醫藥振興發展“城口實踐”。
據城口縣委書記張繼軍介紹,城口縣深入實施大品種戰略,建設大巴山中藥種質資源庫,建成淫羊藿基地1萬畝、連翹基地3萬畝,獨活、大黃、木香常年穩定在6萬畝以上,曲莖石斛完成組培、馴化、仿野生栽植技術攻關。
同時深入實施標準化戰略,組建大巴山中藥研究院,建立優勢特色品種標準體系,制定中藥材全鏈條、全方位、全環節質量管控體系,建成全市首批新版中藥材GAP基地2個,著力打造全國中藥材GAP示范縣。
近年來,城口縣還深入實施融合化戰略,成功培育天寶藥業、昭德堂、三源堂等知名藥企,并研發了淫羊藿黃精丸、神經酸野核桃油膠囊特色產品10余個,開發城口藥膳106道,中藥材全產業鏈產值達到15億元。
2023年,城口縣中藥材種植規模達38萬畝,全產業鏈產值達15億元,帶動全縣45%以上農戶增收,黨參、連翹、天麻成功申報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我們將以此次盛會為契機,以“產”為導向、以“學”為基礎、以“研”為平臺、以“用”為目的,加強與全國各地中醫藥機構、科研院所和龍頭企業的交流合作,推進中醫藥“產學研用”一體化發展,全力打造中醫藥強縣。”張繼軍表示。
責任編輯:董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