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陽:織密生態綠網 提升宜居成色
2024-07-15 20:00:00 來源: 華龍網 聽新聞
華龍網訊(記者 張馨月)三峽庫區腹心地帶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是全國“十四五”山水工程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重慶云陽縣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持續開展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等重點工程,打造長江流域生態廊道示范帶。
華龍網記者從重慶云陽縣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獲悉,該縣鳳鳴鎮等鄉鎮生態綠網建設項目(以下簡稱“生態綠網”)正在有序推進中,截至目前,工程已完成“兩環三線”100公里生態綠網建設。

據介紹,該項目涉及云陽雙江街道、青龍街道、盤龍街道、人和街道、黃石鎮、水口鎮、棲霞鎮、巴陽鎮、鳳鳴鎮9個鎮街,建設區為道路周邊區域,包括內環、外環、縣城到鳳鳴鎮段、縣城到棲霞鎮段、縣城到巴陽鎮段在內的“兩環三線”共計5條廊道,治理廊道長度約100公里。
項目以“兩環三線”為框架,識別廊道重要生態節點,銜接環湖綠道、澎溪河沿線等已建工程,系統謀劃治理補齊綠化“天窗”“斷檔”,并運用邊坡修復、低效林修復、植被群落重構等生態修復措施,配套花池、平臺、宣傳長廊等基礎設施建設,以期修復廊道“障礙點”,將綠網建設成優美風景帶,同步推動生態修復成果向景觀文化價值轉化。
其中,以水口鎮農廣天地節點為例,場地現狀為廢棄廠房遺留下來的建筑基礎,混凝土基礎長年裸露,對周邊自然環境造成影響,形成了生態破壞。

經過現場勘查調研并結合現狀情況,生態綠網項目因地制宜開展設計,將打造一個富有鄉土氣息的農副產品展銷平臺以及特色農業產品推廣基地,同時配備停車場、休息驛站、品鑒座談區域等便民基礎設施。
“生態綠網不僅是構建云陽生態安全格局的重要一環,也是串聯云陽全域生態源地、縣城與鄉鎮重要生態節點的廊道工程,還是云陽縣城及輻射周邊鄉鎮的重要景觀廊道,是鏈接云陽重要休閑旅游景點的通行線,總體以三峽梯城為中心,環狀輻射環湖綠道、張飛廟、鳳鳴鎮美麗鄉村、龍缸國家地質公園等。”云陽縣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華龍網記者。
生態綠網的建成不僅解決了道路“帶狀”破壞造成的土地裸露、植被覆蓋度低、硬質邊坡等生態問題,還通過配套花池、平臺、宣傳長廊等基礎設施,大大提升了9個鎮街的人居環境,讓廣大民眾切身受益,同時增強了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

連點成線,織線成網。生態綠網項目負責人表示,明年項目將會持續對100公里生態綠廊進行升級改造,將生態項目與交通項目進行銜接,將“帶狀”空間和節點空間進行“盤活”,實現項目長效管護、生態價值持續釋放。
責任編輯: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