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答好民生答卷?重慶5位基層書記分享治理經驗
2024-06-28 20:50:26 來源: 華龍網 聽新聞
華龍網訊(記者 王鈺)“黨的領導是鄉村振興的靈魂”“‘小社區’關聯著‘大民生’”“讓治理從‘單打獨斗’向‘集團作戰’轉變”……
基層書記們金句頻出,現場氣氛熱烈。這是由重慶市委社會工作部、市委組織部,當代黨員雜志社、重慶日報、華龍網組織開展的“‘民生為大’基層書記話基層治理媒體見面會”訪談現場。

今(28)日上午,5名來自農村、山區、庫區、城市的基層書記做客七一客戶端“當代訪談”會客廳,結合自身實踐分享對基層治理的認識、感受和探索。

“黨的領導是鄉村振興的靈魂,是推動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根本保障。”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中益鄉華溪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祥生問答環節介紹,華溪村始終將黨的建設貫穿于基層治理全過程,通過“3+N”工作專班和“三室合一”的創新模式,即黨性教育心學室、“貴和”工作室、基層黨建實踐中心的融合,提高了黨員干部的思想覺悟和行動力。
“社區是基層基礎,‘小社區’關聯著‘大民生’。”如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南川區東城街道灌壩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楊勇在訪談中分享了一套“三找五必到”工作法:充分發揮社區平臺作用,找骨干力量、找群眾需求、找措施辦法,實現矛盾糾紛必到、困難訴求必到、大病住院必到、“微家”需求必到、突發事件必到。
民生為大,落腳點在一個“實”字。九龍坡區謝家灣街道民主村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伍成莉介紹,社區在更新改造項目中,通過“問需于民、找準定位”,形成“三師進社區”和“五議聚民意”常態化工作方法,按照“留、改、拆、增”思路推進社區更新改造,全面解決社區房屋老舊、交通擁堵、停車困難、歸家不便、配套缺失等痛點問題,讓社區成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灣。

探索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新路子是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的必答題。渝中區上清寺街道是紅巖精神重要發源地,該街道黨工委書記楊沁談到,在治理實踐中,上清寺街道通過打造“紅巖先鋒”服務隊凝聚力量,打造“三巖兩語”講習隊引領思想,打造“五社聯動”公益團多方共治等方式,提升了基層黨組織的領導力和組織力,為助力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示范區建設貢獻了應有力量。
“嚴密組織體系理順‘穿線頭’,堅持問題導向找準‘落針點’,依托優勢資源用活‘穿針法’,我們下足繡花功夫,強化基層治理。”奉節縣夔門街道黨工委書記彭燏在訪談中分享了黨組織緊盯群眾“急難愁盼”,不斷延伸服務觸角,以一針一線的“繡花功夫”繡出基層治理美麗畫卷的鮮活經驗。
本次見面會為重慶“百名基層書記話基層治理”活動拉開了序幕。做客訪談的書記們通過分享參與基層治理的經驗和做法,持續激發基層黨員干部和廣大社區工作者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精氣神,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匯聚強大力量。
責任編輯:石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