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陽:“農文旅研”融合 繪就和美鄉村新畫卷
2024-06-05 06:30:00 來源: 云陽縣融媒體中心 聽新聞
初夏田間插秧忙,和美鄉村好風光。這段時間,云陽縣鳳鳴鎮黎明村的田間地頭一派綠油油的景象,不少學生前來研學旅行、體驗農事,還有許多游客來此游玩賞樂,感受稻田風光,一幅欣欣向榮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徐徐展開。

近年來,云陽縣利用獨特的地理地貌和優良的生態環境大力發展旅游產業,不少鄉村紛紛發展起了鄉村旅游,鳳鳴鎮黎明村就是云陽縣鄉村旅游發展的一個縮影。
鳳鳴鎮黎明村,形成于明末清初,距今約400年,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古村,擁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彭氏宗祠、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彭氏民居群。這幾年,當地將文物修繕保護與人居環境整治相結合開展相關工作,古村一改往日面貌,顏值大為提升。

“以前,我們這里居住環境不太好,基礎設施也比較落后,特別是這些文物建筑缺乏保護。”今年79歲的村民張元長告訴記者,如今,瀝青路修到了家門口,四處花草繁茂,環境衛生也做得好,住在這里特別幸福。
走進古村,映入眼簾的皆是美景,古樸的農家院落、平整的鄉間巷道、宜人的田園風光……許多游客慕名而來,觀景拍照、摘果品肴、學史明志,感受領略古村的歷史文化底蘊、田園自然風光和村民生產生活習俗。
“我游玩一圈后,發現整個古村景區包括‘遇見黎明’‘耕讀黎明’‘花開黎明’三大板塊,各有各的特色,走在村里,真的是一步一景,很舒服,很享受。”游客朱明珠說。

鄉村振興,環境是底色,產業是基礎。目前,黎明村立足資源、文化優勢,按照“文、農、旅、研”四位一體功能定位,延伸產業鏈條,建設功能分區,逐步形成以農耕體驗、家風教育、旅游觀光為主要特色的產業體系,讓古村在鄉村振興中煥發新的活力。
“今年‘五一’期間,我們村共接待游客5萬人左右,主要是湖北、河南、江浙一帶,還有云陽及周邊區縣的游客。”黎明村綜合治理專干彭琦森介紹,旅游發展也帶動了當地老百姓增收致富,流轉土地、發展民宿、辦農家樂、賣農產品、在景區務工......去年,當地老百姓實現人均增收約1000元。
2023年,黎明村入選第六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它的發展,不僅守住了傳統村落的根與魂,也傾注了新時代和美鄉村的氣息,切實滿足農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為全市唯一“小縣大城”“強鎮帶村”雙試點區縣,當前,云陽正立足“大山區、大庫區、大城區”特點,聚焦基礎設施一體化、公共服務標準化和人口集中度、產業首位度,著力打造人口轉移的中轉站、農業生產的服務站、綠水青山的守護站,把縣城的優勢、城鎮的特點、鄉村的資源更好統籌起來,不斷提升縣、鄉、村發展的整體性和協同性,精準發力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實現更高水平的城鄉融合發展。
記者 劉婷 何曉蓉
責任編輯:徐力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