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能軟件人才“超級工廠”建設 南岸區、重慶經開區加速點亮“滿天星”
2024-05-24 16:06:27 來源: 華龍網 聽新聞
華龍網訊(通訊員 舒永兵)今年2月28日,重慶軟件人才“超級工廠”建設啟動,全市16家軟件人才“超級工廠”揭榜單位獲得授牌。其中,來自南岸區的重慶郵電大學、重慶工商大學、重慶軟件園職業培訓學院(以下簡稱“重軟學院”)入列,成為推動南岸區、重慶經開區“滿天星”行動計劃深入開展的軟件人才“超級工廠”。
重軟學院是重慶軟件園的下屬機構,與南岸區政府在迎龍創新港攜手打造了智能網聯與汽車電子實訓基地。作為軟件人才“超級工廠”之一,該基地于今年1月投入運營,是全市首個針對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實訓基地,通過精英人才培養,為南岸區、重慶經開區軟信產業發展賦能。

創新模式 人才按“需”供給
智能網聯與汽車電子實訓基地占地面積5000平方米,以“1中心(汽車電子生產測試工程中心)、2實訓室(智能制造實訓室、智能網聯實訓室)、2基地(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實習就業基地)、1平臺(產業招商)”為整體布局,可同時滿足500名學員的實訓需求。
“傳統的培訓模式,是先開展培訓活動,受訓者依靠學到的知識去尋找工作。我們這里則相反。”智能網聯與汽車電子實訓基地有關負責人介紹,基地的一大優勢,就是依托重慶軟件園資源優勢,與南岸區眾多企業達成了人才培養協議,由企業先開出人才需求“清單”,基地按照“清單”來確定培養對象,徹底擺脫了傳統的“先學再就業”模式。“這樣一來,可以確保基地培訓人才與企業崗位需求的高度匹配。”
不僅如此,基地培訓內容、方法乃至講師,都是根據企業需求制定和邀請的,有些講師本身就來自企業。這樣能有效避免所學內容與企業需求脫節的問題,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目的,還降低了人才培養成本。
自今年1月正式開班以來,重軟學院已與天合智控、燈神文化等在南岸區企業簽訂人才培養合作協議,開設車載測試、嵌入式開發、虛擬現實、汽車軟件等課程,累計吸納來自基地戰略合作學校——哈爾濱工程大學、重慶交通大學、重慶師范大學等高校的學員超過500名,通過培訓向企業輸送人才超過400名,學員就業率超80%,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雙向奔赴”推動“三方共贏”
今年4月12日,南岸區、重慶經開區舉辦高校、重軟學院(實訓基地)、“滿天星”企業人才沙龍活動,簽訂三方人才培養合作協議,政府、高校、企業、人才四方“大咖”齊聚,共同探討校地合作、人才培養新路徑。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動還聯動重慶郵電大學、重慶工商大學、重軟學院三家重慶軟件人才“超級工廠”揭榜單位,推動重慶郵電大學、重慶工商大學選派有就業意愿的學生共100余人進入智能網聯與汽車電子實訓基地參加培訓。康洲大數據、菜鴿途訊等10余家在區企業提供人才需求崗位,與重軟學院合作培養車載測試、嵌入式軟件等方面人才。
實訓基地有關負責人介紹,4月30日,重軟學院還開設車載測試實訓班、嵌入式開發實訓班。通過這些實訓項目的開設,基地2024年第二季度計劃培訓人才300名,第三季度還將依托“聯合開放實驗室”開設意法半導體實訓班,啟動全國首個GNSS(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方向的人才培養計劃。

通過高校輸送學生、企業提供就業崗位的模式,智能網聯與汽車電子實訓基地促成了高校與企業對人才需求的“雙向奔赴”,實現高校、企業與實訓基地的“三方共贏”。
有了眾多培訓項目,實訓效果又如何?南岸本土企業——燈神(重慶)文化創意有限公司項目主管張元成在該基地擔任培訓導師,他表示,企業目前急需一批智能座艙VR模型制作人才。“如今我們已經通過培訓,成功引入多名相關人才,對企業在智能網聯、游戲影視等方面的發展起到支撐作用。”
責任編輯:董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