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洋侃侃 | “免費試用”又偷偷扣錢 耍什么流氓?
2024-04-02 18:09:50 來源: 華龍網 聽新聞
新聞背景:近日,媒體調查發現,有消費者在使用某修圖軟件時,選用了“七天免費試用”的項目,結果被直接扣了一年98元的會員費,當事人發現后聯系客服退款,對方以已經使用過App為由表示無法退款。免費試用7天,直接變成了買一年會員贈送7天。
免費試用7天,莫名成了一年會員,還被扣費98元?聯系客服追回,對方以已使用為由拒絕退款。
大事小事,洋洋侃侃,今天要給大家侃侃——免費試用的“坑”
最近,有不少網友反映,選用了修圖或者視頻剪輯軟件“七天免費試用”項目,結果沒等自己反應過來,就被扣了該項目一年的會員費,少則幾十元,多則數百元。這說好的免費試用7天,硬生生變成了充一年會員贈送7天。
事情一出,迅速引發熱議,從“自動續費”到“自動扣費”,怎么部分軟件的亂扣費現象還愈演愈烈了呢?一方面是五花八門的付費會員層出不窮,從追劇、讀書、聽音樂到如今的修圖、剪視頻、轉格式等等,似乎沒有會員寸步難行。到底什么樣的項目可以收費,收費標準該如何設置?恐怕不能任由平臺商家說了算。
另一方面,從無提醒自動扣費、試用期沒結束提前扣費、再到一試用直接扣費,老生常談的“流氓”套路不僅屢禁未止還在變本加厲,真的就管不了嗎?事實上,關于“自動續費”,此前已有規定要求平臺“應以顯著方式提醒消費者”,但“顯著”的標準是什么,并無明確定義;即便用戶投訴,處理結果也僅限于退還訂閱費用,是不是違規成本太低,才導致部分平臺依舊肆無忌憚大玩文字游戲呢?
7月起施行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將對包括“免費試用”在內的“自動續費”亂象進行遏制。“管”的要求有了,如何“改”出效果?恐怕還值得深思。應用商店、執法部門、平臺自身,還要全方位形成合力,讓監督無死角,讓誠信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讓消費者安心消費,讓線上消費市場更加健康有序。
洋洋侃完了,邀你來侃侃——
試用打起免費牌,
暗藏陷阱難躲開。
用戶被騙一而再,
期盼規范快出臺。
——網友:朱芳穎
文案:楊金行
拍攝:楊琦
制作:翟浩宇
統籌:楊洋
監制:王梅
責任編輯:李茜